摘要:Vol.9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近期,我的生活仿佛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起伏,从严格的封锁措施到突然的放开,再到居家隔离的反复,种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复杂感受。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经历的详细记录。封锁与开放的反复自双十一以来,我...
Vol.9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近期,我的生活仿佛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起伏,从严格的封锁措施到突然的放开,再到居家隔离的反复,种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复杂感受。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经历的详细记录。

封锁与开放的反复自双十一以来,我所在的小区经历了封锁与开放的多次反复。快递的延迟收货时间一推再推,从最初的期待逐渐转为无助。与此同时,北京的新冠感染者人数伴随着快递数量的增加而急速攀升。小区一度关闭多个大门,只留下一个北门供居民出入,且需出示72小时核酸报告。然而,这种严格的出入限制并未持续太久,南门突然开放,但快递和外卖仍不允许进入小区,每次取餐都需要绕行并出示核酸报告,增加了不少麻烦。
频繁做核酸的困扰由于小区内没有核酸检测点,我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出小区做核酸,以保证能够随时出入小区和接收外卖。然而,每次做核酸的队伍都很长,最长的一次需要排队45分钟。在寒风中排队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增加了感染的风险。随着网上流传的“频繁做核酸导致感染者增加”的说法,以及新闻中提到长期居家者无需频繁做核酸的建议,我开始减少做核酸的频率。但为了确保能够自由出入,我还是会定期去做核酸,只是每次几乎都能随做随走,核酸检测点的人气也逐渐减少。

突然的公司上班与密接经历在公司宣布只要不跨行政区、不坐公共交通就可以到公司上班后,我决定重返工作岗位。然而,好景不长,我的同组同事就因所在楼宇出现阳性病例而居家办公。紧接着,我们楼层也出现了确诊病例,我和其他几位同事被判定为次密接,需要进行抗原检测。就这样,我“光荣”地获得了“密接”的称号。然而,就在我准备开始居家隔离时,政策突然改变,我的情况不再被视为密接,可以正常出入。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
居家隔离的波折尽管经历了上述波折,我还是在得知工区有病例后第一时间报告给了社区,并准备开始居家隔离。然而,社区告知我需要居家隔离8天,期间会有5次上门核酸。然而,我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上门核酸,社区也没有上门贴封条和门磁。在联系社区后得知政策已经改为三次核酸,且上门的第一次就在第二天。更令我惊讶的是,外卖快递已经可以进小区了,我顺势过上了可以点外卖的居家隔离生活。然而,就在我准备安心居家隔离时,社区又突然通知我根据最新的防疫政策,我的情况不再算密接,可以正常出入了。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既惊讶又无奈。
逐步放开的新常态尽管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但可以看出趋势就是逐步放开。我也开始放平心态,接受这一新常态。我翻看了一下家里的储备药物,觉得足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第一次冲击。同时,我也在b站看到一些确诊up主拍的视频,里面建议大家先储备药物。于是,我顺手把这个视频转发到几个群组里,通知我的朋友们早做准备。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可能会陆续收到类似确诊的消息,但我相信我会逐渐适应这一新常态,直到对此免疫。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和政策的灵活性。尽管过程中充满了波折和不确定性,但我也学会了放平心态、接受变化,并努力适应这一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