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北京市丰台区新增2例确诊病例,为同一单位员工,目前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具体情况如下:
病例1,刘某某,男,北京人,25岁,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员工,家住丰台区西罗园街道马家堡东路,于6月9日独自骑车到辖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患者曾出现咽痛、发热、咳嗽、流涕症状,最高体温38.6℃。患者自述近2周有出京史(青岛出差5天),无境外人员、湖北武汉接触史。就诊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6月12日,样本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2,尹某某,男,北京人,37岁,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员工,家住丰台区西罗园街道角门北路,于6月9日出现咽痒、有痰、轻微咳嗽,体温正常,未就诊和服药。
6月12日,经区级排查,将尹某某120转运到辖区定点医院隔离排查,样本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自述近2周无出京史,无境外人员、湖北武汉接触史。
扩展资料
针对新增的2例病例采取的措施:
目前,2例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现丰台区正在对患者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去过的场所进行人员和环境的采样和检测,追根溯源,做到“边流调、边检测、边防控”,实现应检尽检,全面摸排,落实病家和社区消毒,对密接人员落实集中隔离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加大社区和单位管控力度,对其所在小区和单位进行封闭式管理。
下一步,丰台区将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与社区管控等工作,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环境采样;发挥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哨点监测作用,摸排周边重点人员就诊的情况,做好预警监测。有后续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北京新增2例丰台区病例,均住在西罗园街道一带
北京新增4例京外关联本土感染者的具体情况如下:
感染者1:居住于朝阳区劲松街道首城国际D区,为隔离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该病例在集中隔离期间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发现,活动轨迹相对局限,未造成社区传播风险。
感染者2与感染者4:为母女关系,居住于昌平区北七家镇融尚未来小区。两人因与京外疫情关联人员接触被感染,具体传播链可能与近期京外输入病例有关,提示需加强跨区域疫情联防联控。
感染者3:居住于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丽新嘉园南区,其感染来源与京外疫情输入相关。丰台区作为交通枢纽集中区域,需重点关注人员流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多地散发背景下,北京面临输入性风险压力。尽管前期境外关联输入病例均得到快速控制,但此次新增病例仍需警惕以下问题:
防松劲:长期防控易产生疲劳心理,需持续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避免因疏忽导致疫情反弹。防漏洞:跨区域人员流动、冷链物流等环节仍存在潜在传播风险,需完善全链条防控机制。防侥幸:病毒变异和传播隐蔽性增强,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杜绝“躺平”心态。
当前,北京需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核酸检测等常态化措施。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流调溯源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6月2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9例。具体信息如下:
新增病例分类:
新增本地确诊病例9例。
新增疑似病例2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
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累计病例统计(6月11日0时至6月21日24时):
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36例,均在院治疗。
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
境外输入在院病例1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区域分布:
丰台区:5例。
海淀区:2例。
西城区:1例。
朝阳区:1例。

无新增确诊病例的区(共12个):
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
延庆区:连续150天无新增。
怀柔区:连续136天无新增。
顺义区:连续134天无新增。
密云区:连续131天无新增。
昌平区:连续125天无新增。
石景山区:连续7天无新增。
门头沟区:连续6天无新增。
房山区:连续6天无新增。
东城区:连续5天无新增。
通州区:连续1天无新增。
大兴区:连续1天无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