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牌型号:HUAWEI Mate 40E Pro系统版本:HarmonyOS3.0.0软件版本:微信8.0.30返京人员报备一般是在微信小程序中进行报备,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微信报备1、打开微信搜索在微信搜索“京心相助”小程序,并点击进入。2、选择社区居民进...
品牌型号:HUAWEI Mate 40E Pro
系统版本:HarmonyOS3.0.0
软件版本:微信8.0.30
返京人员报备一般是在微信小程序中进行报备,具体操作如下:
通过微信报备
1、打开微信搜索
在微信搜索“京心相助”小程序,并点击进入。
2、选择社区居民
进入小程序后,先登录,然后点击“社区居民”。
3、进行登记
选择“登记本人信息”或“登记他人信息”(老人、小孩等操作不便的群体可以代为登记)。
4、填写信息并提交
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信息,填写完了点击“提交”即可。

法律依据
根据《北京调整密接等人员隔离期限》规定:
进返京后主动报告,自觉遵守防疫规定,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探亲访友,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自行购药服药,不乘坐公共交通,及时主动报备,按规定就医。
进返京风险人员及时主动报备。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接到外省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为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立即主动向社区、单位、酒店等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店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社区工作人员,配合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回京需要的手续如下:
一、身份证明
所有进返京人员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护照等。这是确认个人身份和居住地址的重要证明。
二、健康宝扫码登记
所有进返京人员需要利用手机进行健康宝扫码登记,确认身体状况并报备行程轨迹,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这样可以保证社区的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三、核酸检测报告

部分地区的回京人员可能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特别是境外输入病例较多的地区,为保障疫情安全,会要求返京人员持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此外,对于部分重点地区的人员,可能还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四、其他手续
除了上述基本手续外,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遵守当地防控政策的其他要求,如提前进行报备、登记等。如有疑问,建议联系当地的社区或防疫部门,了解详细的进返京政策和手续。
以上即为回京所需要的手续。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疫情形势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建议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和公告,以获取最新的回京政策。
北京东城区各施工现场通过封闭管理、定期核酸检测、错峰就餐等措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一、封闭管理与人员管控全封闭施工:东城区155项在建工程(涉及1.1万名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均实施封闭管理,减少人员与外界接触。“刷脸”登记与健康核查:
项目入口设置闸机,人员需通过“刷脸”进行身份认证,同时扫码并测量体温。
返京人员管控:工人返京时需持48小时核酸报告,到京后再次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后需进行5个自然日的隔离观察,第5日第二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后方可入场,信息同步报备东城区住建委。
分区管理:以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为例,350人居住在工地内生活区,其余人员在场外集中管理,每日通过车辆点对点接送,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图: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入口设置闸机,人员需“刷脸”进入

二、定期核酸检测常规人员检测:工地内非重点岗位人员每月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重点人员高频检测:厨师、保安、保洁等与人员接触频繁的岗位,坚持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重点场所环境检测: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区域每7天开展一次环境核酸检测,确保无病毒残留。三、错峰就餐与生活区管理分餐制与错峰就餐:
食堂菜品全部从正规渠道采购,工人分批次打饭后返回宿舍就餐,避免集中用餐导致的聚集风险。
食堂、宿舍等区域每日进行严格清洁、通风和消毒。
生活区物业化管理:
宿舍区入口同样设置闸机,人员进出需“刷脸”登记。
保洁人员定期对宿舍、卫生间、淋浴区等区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图:保洁人员在工地生活区进行消毒作业
四、重点工程案例: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规模:作为2022年北京市重点工程,现有管理及施工人员850人(其中工人750人)。防控细节:
返京工人需完成“48小时核酸+到京检测+5日隔离+第5日二次检测”流程后方可入场。
场内350人居住在封闭生活区,场外400人由专车接送,实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五、政府统筹与预筛查机制进(返)京预筛查:东城区住建委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进京前健康筛查,排除潜在风险。“点对点”运输:协调专车接送返京人员,避免途中接触,降低输入性风险。
通过上述措施,东城区施工现场构建了“人员管控+环境消杀+高频检测”的多层次防控体系,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与疫情防控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