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6月14日下午,根据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客户端小程序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有4个区的10个街乡位列中风险地区,分别为:西城区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丰台区西罗园街道、新村街道、太平桥街道、卢沟桥街道,房山区长阳镇,大兴区林校路街道、高米店街道、西红门...
2020年6月14日下午,根据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客户端小程序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有4个区的10个街乡位列中风险地区,分别为:西城区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丰台区西罗园街道、新村街道、太平桥街道、卢沟桥街道,房山区长阳镇,大兴区林校路街道、高米店街道、西红门地区。
6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11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13日新增确诊病例36例,其中30例在丰台。丰台区花乡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扩展资料
部分辖区的管控措施
1、丰台部分景区暂时关闭
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现新丰台”消息,因疫情原因,北京世界公园、南宫温泉水世界、青龙湖公园、北京园博园、世界花卉大观园等北京市丰台区部分景区实行暂时关闭、暂停演出等措施。
2、石景山所有社区恢复二级响应
从石景山区获悉,根据全市疫情防控统一要求自6月13日晚起,石景山区所有社区恢复二级响应防控措施,所有卡口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执行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4项措施,做好重点人群管控,加强居民健康监测,继续做好公共部位清洁消毒,暂停开放体育、健身、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时报—北京丰台花乡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北京9天确诊205例是真的。
6月11日0-24时,北京新增1例;6月12日0-24时,北京新增6例;6月13日0-24时,北京新增36例;6月14日0-24时,北京新增36例;6月15日0-24时,北京新增27例。
6月16日0-24时,北京新增31例;6月17日0-24时,北京新增21例;6月18日0-24时,北京新增25例;6月19日0-24时,北京新增22例。九天,北京确诊病例205例。
扩展资料:
新增病例地区分布:
新增确诊病例中,海淀区1例、丰台区13例、大兴区8例。
全市有13个区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148天、怀柔区134天、顺义区132天、密云区129天、昌平区123天、通州区121天、朝阳区5天、石景山区5天、门头沟区4天、房山区4天、东城区3天、西城区1天。
参考资料来源:千龙网-北京9天确诊病例达205例

北京丰台花乡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是真的。
据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客户端小程序消息,截至6月14日下午15时,新发地市场所在的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地区疫情等级已为高风险地区。此外,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卢沟桥街道、大兴区高米店街道、西红门镇、林校路街道、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网6月14日通报,6月13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6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现住丰台区30例,大兴区4例,房山区1例,西城区1例;在新发地市场工作者27例,曾直接或间接暴露于新发地市场者9例。
扩展资料
北京丰台区围绕新发地有关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张婕在6月14日下午召开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以来,丰台区作为属地,围绕新发地有关人员和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共采集人员样本8186件,截至目前,5803份咽拭子样本已完成检测,均为阴性。拟对周边小区4.6万名居民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共设置核酸检测站点24个,目前全区已检测10881人。
据张婕介绍,为全力开展核酸检测,13日已在新发地设置现场采样点5个,联系外区第三方检测机构2家,并紧急抽调了来自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骨干。
同时,对密接人员第一时间安排进行集中隔离,截至14日15时,已排查密接人员394人,其中242人已核实现住丰台区,其余转外省外区。目前,密接人员已集中隔离111人,其余人员居家隔离,正在全力安排集中隔离。
参考资料来源:观察者网-北京丰台区花乡升级为疫情高风险,6个街乡升级为中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法制网-北京丰台区启动战时机制开展新发地市场疫情防控

当前疫情未完全消除,食品安全仍存在风险,主要体现在海产品或肉类可能因携带者接触而受到新冠病毒污染,进而引发疫情传播。
北京丰台区农产品市场疫情爆发案例:前些日子,北京丰台区一农产品市场突然爆发疫情,截止6月14日,北京确诊人数为36例,全部新增案例均与该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
新冠病毒检测情况:国家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调查和疫情防控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货源为京深海鲜市场。因此,北京的主要商超企业下架了全部三文鱼。
疫情可能来源分析:
人传人或接触式污染: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人员聚集性场所,市场上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携带者可能是无症状患者,或是被感染之后症状很轻,在出入市场后,对新发地批发市场造成了污染,导致了疫情的集聚。
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批发市场很多海产品、牛羊肉等都是外地输入的,包括海外进口。这些食品产品有可能在处理过程中遭遇了携带者接触污染,随着运输储存来到市场中,还有可能是本地携带者接触食品后造成的污染传播。海产品和肉类食品本身无法产生病毒,极大的可能是携带者接触过食品,再污染周边传播或经消费者二次接触传播。
食品污染风险:目前还在追溯中,暂时无法确定最初感染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疫情将常态化下,疫情防控还不能放松警惕,食品仍存在污染的风险。
普通消费者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随着疫情逐步发展,无症状或轻症状也可能将常态化,普通民众感染风险仍旧存在。建议消费者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外出采购必须戴口罩,回家洗手,制作食物前后也要洗手,尽量不用脏手摸眼睛、鼻子、嘴。
避免食用生的三文鱼及其他进口生鲜:目前,还无法确定感染源,但不排除外来三文鱼包含有污染的可能,建议近期食用生冷海产品需要提高警惕。若食用海产品需经过高温烹调再食用,生鲜食品加工过程要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污染的风险。
食品采购要细心,加工要熟透:食品采购时,要细心留意食品安全问题,包装、生产日期、环境卫生、质量等要购前观察阅读,购买食品挑选从正规渠道或安全认证的食品。在食品加工时,不管是海鲜还是其他肉类、家禽、水产品、冷冻类产品,在烹饪过程中都要加热至完全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