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数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新增确诊人数新增确诊人数是反映疫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已经降到个位数的地区来说,一天内的波动并不能说明太大问题。若干天的反复增长、降低循环,可以说明前期控制有效,当前处于消化存量的攻坚期。例如,上海自2月9日以来,新增...
疫情数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新增确诊人数
新增确诊人数是反映疫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已经降到个位数的地区来说,一天内的波动并不能说明太大问题。若干天的反复增长、降低循环,可以说明前期控制有效,当前处于消化存量的攻坚期。例如,上海自2月9日以来,新增确诊人数基本控制在10人以下,并处于一高一低的反复状态。但高的几天基本都有一家多人确诊等特殊情况,属于消化存量时发生的正常情况。因此,在观察新增确诊人数时,需要关注其变化趋势和波动范围,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图:上海新增确诊人数趋势图
二、疑似确诊率
疑似确诊率是反映防控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标。疑似确诊率越低,表明防控力度越大,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越低的情况占用的社会资源也越多。因此,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值是比较好的。基于疑似病例人数和确诊人数,可以计算出疑似病例确诊率,并进一步估算出感染人数。只要估算的感染人数维持稳定,就说明防控效果是得力的。例如,上海地区的疑似病例确诊率一直在降低,估算的感染人数维持在稳定值,总体态势令人安心。
疑似病例确诊率的计算公式为:

疑似病例确诊率 = 确诊人数 / (确诊人数+被排除的疑似病例人数) * 100%
估算的感染人数的计算公式为:
估算的感染人数 = 确诊人数 + 疑似病例确诊率 * 现有疑似病例人数
图:上海疑似病例确诊率趋势图

三、占用医疗资源的情况
除了确诊人数和疑似确诊率外,占用医疗资源的人数也是反映疫情态势的重要指标。未治愈的确诊人数和目前疑似病例人数共同构成了占用医疗资源的人数。这个数值越少,对医疗系统的压力也就越小,也既防控的效果越好。例如,上海地区的未治愈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人数都在逐渐减少,说明医疗资源投入的峰值已经过了,未来一定是向好的。
占用医疗资源的人数的计算公式为:
未治愈的确诊人数 = 累计确诊人数 - 累计治愈人数 - 累计死亡人数未治愈的确诊人数 + 目前疑似病例人数
图:上海占用医疗资源人数趋势图
综上所述,在解读疫情数据时,需要关注新增确诊人数、疑似确诊率和占用医疗资源的人数等指标。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疫情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