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通报11月29日0-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地确诊病例8例,其中,松原市6例,四平市1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1例;报告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794例,其中,松原市337例,长春市222例,四平市49例,梅河口市46例,...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通报
11月29日0-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地确诊病例8例,其中,松原市6例,四平市1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1例;报告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794例,其中,松原市337例,长春市222例,四平市49例,梅河口市46例,延边州38例,通化市37例,吉林市23例,辽源市22例,白山市13例,白城市7例。
11月29日0-24时,全省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80例,其中,长春市61例,松原市11例,白城市4例,延边州2例,四平市1例,梅河口市1例。
提醒广大公众,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增强防护意识、遵守防控要求、配合防疫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密切关注各地发布的疫情动态信息,如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或近期有疫情发生地区旅居史,请立即主动向当地社区或疾控机构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相关疫情管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请广大群众主动尽早接种,要坚持外出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到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餐、不聚集,减少疾病感染风险。
2022年3月26日,吉林省紧急调拨50万个抗原试剂检测盒,对全省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防疫全覆盖检查,并针对69所高校师生进行精准筛查。 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疫情数据更新3月25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22例(轻型1112例、普通型10例),其中吉林市560例、长春市554例、四平市7例、白城市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74例,涉及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梅河口市。同时,690例确诊病例出院或解除无症状感染,包括吉林市420例、长春市258例、延边州12例。
抗原试剂调拨与筛查行动
调拨规模:吉林省政府紧急调拨50万个抗原试剂检测盒,用于全省防疫检查。
覆盖范围:
对全省所有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进行全覆盖防疫检查;
对69所高校校内及校外集中隔离点的师生开展精准筛查。
检测效率:截至3月25日14时,吉林省新增筛查866万人次,累计筛查达1.31亿人次。
技术保障:选派技术人员支持各地信息录入,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快速登记,并保障健康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其他防疫动态
长春市保供措施:3月25日启动应急预案,向保供企业紧急发放5万张员工上岗通行证,以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新闻发布会进展:
3月26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第46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进展;
同日,吉林省政府召开第47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核酸检测质量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措施。
非疫情相关动态长春市体育局与足协发贺电,祝贺长春九银租赁女足在2022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中以3比0战胜北京女足,蝉联冠军。
2022年4月18日,吉林省长春市46户省属重点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全省500户重点企业中496户(剔除4户非疫情因素停产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具体进展如下:
省属重点企业复工情况吉林省46户省属重点企业全部复工,体现政府对核心产业的重点支持。全省500户重点企业中,剔除4户因季节性、资金等非疫情因素停产的企业后,复工率达99.2%。通过“专人包保”“一企一策”等措施,打通复工堵点,保障产业链稳定。
一汽集团及配套企业复工进展一汽集团在长春的5大主机厂全部复工,累计返岗7438人;473户零部件供应商复工率达94.2%,复产率80%。主机厂与供应链协同复工,推动汽车产业快速恢复产能。
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情况
医药健康企业:280户规上企业复工,复工率86.7%,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物流运输保障:省内交通完全畅通,跨省运输车辆通行证发放加速,解决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问题。
50户重点企业:累计在岗员工10.1万人,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调配,推动产能快速恢复。

中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长春市推出“退、减、免、缓”四方面税收政策:
退税: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范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可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减税: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六税两费”50%减征。
免税: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缓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延缓缴纳部分税费。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协同推进4月17日0-24时,长春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4例(含41例无症状转确诊)、无症状感染者348例,均为隔离管控期间筛查发现。政府在严格防控基础上,通过分区分级管理、闭环生产等措施,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双线并行。
此次复工复产成果得益于政府“一企一策”精准扶持、税收政策纾困及物流保障,为全省经济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3月4日0—24时,全国31省份新增102例本土确诊病例,涉及15个省份,具体分布如下:
一、主要疫情地区及病例数

广东新增46例,为全国最高,其中东莞市24例、深圳市21例、惠州市1例,显示珠三角地区疫情较为集中。
吉林新增19例,分布在吉林市8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例、长春市5例,提示吉林省内多地存在传播风险。
内蒙古新增8例,涉及呼和浩特市5例、呼伦贝尔市3例,需关注北方地区防控压力。
二、其他省份疫情情况
河北新增6例,分布在邢台市3例、石家庄市2例、保定市1例;山东5例均位于青岛市;天津3例集中在东丽区;上海3例分布在嘉定区2例、闵行区1例。
广西3例均在防城港市;海南2例均在三亚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山西1例在晋中市;黑龙江1例在哈尔滨市;湖北1例在武汉市;湖南1例在怀化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
三、特殊病例说明
新增102例本土确诊中,含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具体分布为广东3例、广西3例、山西1例、海南1例、四川1例。
四、其他疫情相关数据
当日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83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4例,显示医疗救治工作持续推进。
此次疫情通报表明,国内多地仍存在本土病例零星散发,需加强重点区域防控措施,公众需持续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