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麻疹疫情暴发,已报告1.7万例且尚无特效药,需高度重视防控措施
一、麻疹疫情现状与传播特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自2024年初以来,全球麻疹病例数同比激增近80%,仅过去一年就发生21起大规模疫情。截至当前统计,全球已报告1.7万例确诊病例。麻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未接种疫苗者感染风险极高。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可能导致死亡。
二、疫情暴发核心原因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冠大流行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长期冲击,导致基础疫苗接种服务中断。许多国家因资源转移至新冠防控,麻疹疫苗覆盖率下降,形成免疫空白。卫生系统过载进一步削弱了常规疾病监测与响应能力,为麻疹等传染病卷土重来提供了条件。

三、世卫组织的关键提醒
恢复疫苗接种服务:WHO强调需优先恢复麻疹疫苗(MMR)的常规接种,确保儿童完成两剂次接种,覆盖率达95%以上以建立群体免疫。加强疫情监测:要求各国完善病例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阻断传播链。警惕高风险人群: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需重点保护。
四、公众防护建议
目前尚无针对麻疹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预防是关键:

确保儿童按时接种麻疹疫苗;疫情高发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并隔离。
全球需协同行动,通过强化疫苗接种、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遏制麻疹疫情进一步扩散。
当前多国暴发的疫情有禽流感(H5N1型)、霍乱、新冠病毒和猴痘。其中新冠病毒尚无特效药。
目前,欧洲进入禽流感高发季,英国、德国、葡萄牙等国报告疫情,西班牙南部采取关闭景点和扑杀涉疫动物的措施。2025年全球已有31国报告超40.9万例霍乱/急性水样腹泻病例,死亡4738例,东地中海区域病例最多,非洲死亡病例占比超80%,冲突、贫困及卫生条件薄弱加剧疫情扩散。全球仍面临新冠变异株威胁,CH.1.1毒株已扩散至超60国,具有一定免疫逃逸能力,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2025年9月世卫组织宣布猴痘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非洲多国仍处紧急状态。

防控建议方面,个人层面,在霍乱疫区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以预防禽流感,按推荐接种疫苗。国家层面,要加强跨境疫情通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升医疗资源储备,以应对可能增加的患者需求;推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变异病毒及人畜共患病风险,携手控制疫情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是新冠病毒可能永远没有特效药,这件事就说明我们可能要长期与新冠病毒作斗争,并且肯定是需要长期的做好与新冠病毒抗争的准备,而且说是没有特效药的话就是如果一旦染上新冠病毒的话只能用正常的方式来治疗,并没有直接杀死新冠病毒的药物现在,可能会研制出来疫苗,但是这个特效药说的是新冠病毒染上之后的药物,若是想阻止疫情的蔓延就需要长期的戴口罩,甚至说如果疫情不结束我们就需要一直戴口罩,而且还需要长期的跟踪人们的活动轨迹。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跟我们说的这些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没事的话不要聚集,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扎堆而且要戴口罩不能和之前一样,也算是给我们的口头警告,我们需要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要自己防范意识加强,虽然不会像是疫情刚来的时候那么不知所措,但是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保护,比如说在外面就餐尽量使用公筷或者说在外面的时候尽量少与人接触,做到一个零接触,以避免自己被感染。 其实新冠病毒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们就是尽量的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良好而且健康的环境工作和生活,现在我国阻止疫情蔓延的方法就很有效果,人员活动轨迹的追踪还有各个城市的防范和消杀都是做的不错的,一旦发现有病例马上隔离和救治,这些措施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中国速度,而且我国个方面做得也很好,其实以我国作为一个例子向全世界进行一个宣传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尽量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