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79例,本土感染者分布于四川、甘肃、广西等15个省份。以下从个人防护、健康管理、外出行为、风险应对、症状监测五个方面补充预防新冠肺炎的科普建议:
一、个人与环境卫生
需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至少20秒,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规范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处全程佩戴,并及时更换;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定期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成人每日7-8小时,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少吃高油高糖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居家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避免过度疲劳,长期压力会降低免疫力,需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

三、外出与社交行为
减少非必要外出,尤其是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避免聚集,不参与聚餐、集会等活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选择安全出行方式,优先步行、骑行或自驾,乘坐公共交通时全程佩戴口罩,减少触摸公共设施。
四、风险应对与主动隔离

高风险接触后主动隔离,若14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接触,需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居家隔离14天,期间进行核酸检测;配合流调工作,如实提供行程、接触史等信息,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五、症状监测与及时就医
关注自身健康,若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症状,需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需通过核酸检测排除新冠感染;就医时主动告知近期行程及接触史,配合医院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