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韩国、意大利等疫情严重国家入境来北京,目的地是北京的所有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需要隔离观察。具体措施如下:有固定居所者: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居家隔离观察14天。无固定居所者:安排在指定宾馆集中医学观察14天。外交人员:体温检测合格者,按照有关外交人...
从韩国、意大利等疫情严重国家入境来北京,目的地是北京的所有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需要隔离观察。具体措施如下:
有固定居所者: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居家隔离观察14天。
无固定居所者:安排在指定宾馆集中医学观察14天。外交人员:体温检测合格者,按照有关外交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响应级别调至三级后,北京这些防控措施将调整:
按照国家常态化防控的总体要求,在广泛使用北京健康宝登记验码基础上,北京将有序调整以下防控措施:
公共场所限流开放:按50%限流开放公园、旅游景区和体育健身、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外场所。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公众在享受公共设施的同时,能够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会议活动举办:在落实主办方主体责任,严格清洁消毒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完备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可举办500人左右规模的会议,并视情况动态调整会议规模。这一调整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商务和社会活动,同时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文化娱乐活动逐步恢复:经评估后逐步限流开放会展、体育赛事、演出活动及电影院。这些活动的恢复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确保观众和参与者的安全。
调至三级响应下必须严控的措施:
尽管应急响应级别调整至三级,但北京仍需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并严格落实以下措施:
“四方责任”落实: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健康监测报告制度,确保疫情防控责任到人。
重点场所防控:严格农贸市场、餐馆食堂、工地、工厂等重点场所防控,建立农贸市场等环境健康监测和从业人员症状报告制度,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不再作为经营交易场地。

口岸食品货物检验检疫: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
境外进京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境外进京人员全部集中观察和核酸检测措施,坚持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落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管控措施。
核酸检测与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动态清零、“愿检尽检”做好服务,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社区常态化防控:严格社区常态化防控,精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社区安全。
医疗卫生系统防控:严格发热门诊“1+3”(核酸+抗体、CT、血常规)排查、医疗卫生系统常态化防控和医院感染控制,确保医疗安全。
公共交通与公共场所防控:严格公共交通体温检测和公共场所测温验码等措施,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个人卫生管理:严格个人卫生管理,遵守《北京日常防疫指引》《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倡导健康生活,将爱国卫生运动长期融入个人、家庭、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属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中。
进出京政策调整:
境外进京:严格执行境外进京人员全部集中观察和核酸检测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
全国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须持有到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确保疫情不输入。
全国其他所有地区进(返)京人员:持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不需在进(返)京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一调整有助于促进人员流动和复工复产。
出京政策:自7月4日零时起,对北京全市低风险地区人员出京,不再要求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一措施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出行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北京在调整应急响应级别至三级后,将有序恢复公共场所开放、会议活动举办和文化娱乐活动,同时继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成果得到巩固。在进出京政策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促进人员流动和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