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1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例(黑龙江27例,其中黑河市26例、哈尔滨市1例;河北8例,其中石家庄市4例,辛集市4例;甘肃8例,均在天水市;山东3例,均在日照市;内蒙古2例,均...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1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例(黑龙江27例,其中黑河市26例、哈尔滨市1例;河北8例,其中石家庄市4例,辛集市4例;甘肃8例,均在天水市;山东3例,均在日照市;内蒙古2例,均在阿拉善盟;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青海2例,均在西宁市;北京1例,在昌平区;宁夏1例,在银川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3例,江西2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关于疫情更多信息,一起来看↓↓↓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信息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
据黑龙江卫健委消息,2021年11月1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7例(黑河市爱辉区26例,哈尔滨市平房区1例),均为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管控期间主动排查发现。
河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据河北卫健委消息,2021年11月1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8例(其中石家庄市4例、辛集市4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山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在日照市
据山东卫健委消息,2021年11月1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例(日照市报告本土病例3例,均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宁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银川市
据宁夏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消息,11月1日0时-24时,全区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为区外关联续发,在银川市,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昌平区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1日0时至24时,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昨日已通报),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1例。
甘肃: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均在天水市
据甘肃卫健委消息,11月1日0-24时,甘肃省新增确诊病例8例,均在天水市。截至11月1日24时,共有确诊病例113例(兰州市68例、天水市23例、张掖市15例、嘉峪关市5例、陇南市2例)。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在额济纳旗
据内蒙古卫健委消息,11月1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江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据江西省卫健委消
2023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新增8例猴痘确诊病例,全省同期新增115例,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491例。 此次疫情呈现四大特点,需引起警惕:
病例均为男性,且96.3%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2023年7月,中国内地报告的491例猴痘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其中96.3%的病例明确发生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这一特征表明,猴痘疫情在特定人群中呈现聚集性传播趋势,防控需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为群体。
图:2023年7月中国猴痘病例性别分布(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同性性接触为主要途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同性性接触外,其他密切接触方式(如日常共处、共用物品等)未导致感染。这表明猴痘的传播高度依赖于直接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尤其是性行为中的密切接触。普通人群因偶然接触感染的风险较低,但高风险行为者需严格防护。
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防控依赖主动筛查绝大多数病例通过主动就医或重点人群筛查发现,仅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发现。这一特点反映了两方面问题:一是猴痘感染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导致部分患者未及时就医;二是防控工作需进一步强化主动监测,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的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隐匿传播链。
临床表现典型,暂无重症或死亡病例已报告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未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这与猴痘病毒(西非分支)的低致病性特征一致,但需警惕病毒变异可能导致的病情加重。目前,我国检出的猴痘病毒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与欧洲、北美和亚洲部分国家的流行株一致。
7月病例激增的三大原因

隐匿性传播导致防控难度大80%的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明,提示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已形成隐匿传播链。由于部分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未及时就医,导致传播链难以追踪。
重点人群主动就诊意识增强随着宣传教育深入,高风险人群对猴痘的认知提升,主动就诊和报告的病例增多。此外,重点人群筛查(如性健康检查)也发现了更多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
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全球猴痘疫情未完全控制,境外输入病例仍可能引发本土传播。7月报告的病例中,部分有境外旅居史,提示需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和病毒变异监测。
公众防护建议
高风险人群:男男性行为者应避免多性伴行为,减少高危接触;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时,立即佩戴口罩,避免性接触,并主动就医。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期间需避免性接触、捐献血液等行为;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第7、14、21天接受随访,出现症状及时就诊。普通居民: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疑动物或人员;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关注疫情动态,尤其是家中有高风险行为者时。
病毒变异监测我国已对本土疫情中的首发病例、关键病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病例开展病毒基因测序。监测显示,所有检出病毒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未发现显著变异。但需持续关注国际疫情动态,防范新变异株输入。
宣传教育重点
线下场所:在酒吧、浴池等MSM人群聚集地张贴宣传海报,设置健康资料栏。互联网平台:通过社交软件推送预防知识,提高重点人群知晓率。社会组织参与:招募同伴教育员,开展针对性宣传,促进预防措施落实。
图:猴痘预防宣传教育场景(来源:美国疾控中心)
总结佛山市7月新增的8例猴痘病例,反映了当前疫情在特定人群中的传播特点。公众需理性看待疫情,高风险人群应加强防护,普通居民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即可。防控工作需持续强化主动监测、病毒变异追踪和重点人群教育,以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