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确实可以办理护照了,西安市新增15个出入境业务受理点。
为深入贯彻相关活动及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相关工程,打通出入境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便利广大市民家门口办理出入境业务,西安市公安局在13个公安派出所及未央公安政务服务专区、浐灞分局户政大厅增设出入境窗口,并于12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加上西安市已有的19个出入境接待大厅,现有34个出入境业务受理点为市民提供出入境业务办理,构建起市、区县、派出所三级出入境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本次新增的15个出入境业务受理点,受理人员范围为本市户籍居民,提供以下5项业务办理:
普通护照首次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首次申请及团队旅游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首次申请及团队旅游签注。
本市户籍居民可通过“西安出入境”微信公众号内地居民预约模块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按预约时间前往预约受理点办理业务。市民朋友可选择免费邮寄或自取两种方式领取出入境证件,选择自取的群众需前往受理点所属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领取证件。
微信公众号预约流程如下:
一、进入“西安出入境”微信公众号,选择“中国公民”。
二、选择“内地居民出入境证件预约——预约申请”。
三、仔细阅读出入境业务预约温馨提示后点选“下一步”。
四、按需选择办理地点及时间。
五、按照要求填写预约信息后点选“确定”按钮。预约成功后,保存好预约编号,按预约时间前往办理。
以下是西安市公安局34个出入境受理大厅的地址及电话,供市民参考:
| 序号 | 窗口名称 | 地址 | 办公电话 || --- | --- | --- | --- || 1 | 市局出入境接待大厅 | 雁塔区科技路2号 | 029-87275934 || 2 | 西咸新区出入境接待大厅 | 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能源路西咸大厦一层西南侧 | 029-33585911 || 3 | 沣东出入境接待大厅 | 王寺街道108国道北50米(原沣东公安分局) | 029-86774072转610、609 || 4 | 未央出入境接待大厅 | 未央区凤城八路95号(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西厅一层公安专厅) | 029-86785172 || 5 | 碑林出入境接待大厅 | 碑林区东大街8号碑林区政府服务中心 | 029-87212663 || 6 | 新城出入境接待大厅 | 后宰门51号(省妇幼保健院东隔壁) | 029-86752435 || 7 | 雁塔出入境接待大厅 | 雁塔区雁翔路2600号(南三环路与雁翔路口西南角)西安市曲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 029-89315021 || 8 | 莲湖出入境接待大厅 | 莲湖区大土门20号市民中心一楼 | 029-84354942 || 9 | 灞桥出入境接待大厅 | 长乐东路69号市民服务中心西楼一层 | 029-89517432 || 10 | 高新出入境接待大厅 | 高新管委会(都市之门)B座一楼西侧 | 029-65690800 || 11 | 长安出入境接待大厅 | 长安区长兴南路南端(侯家湾综合市场) | 029-89250855 || 12 | 临潼出入境接待大厅 | 临潼区凤凰大道与芷阳五路交汇处东北角 | 029-83825150 || 13 | 阎良出入境接待大厅 | 阎良区凤凰东路37号政务服务中心一层 | 029-86879139 || 14 | 经开出入境接待大厅 | 凤城三路16号(凤城路派出所大门口) | 029-86259667 || 15 | 鄠邑出入境接待大厅 | 鄠邑区政法路330号 | 029-84817558 || 16 | 高陵出入境接待大厅 | 高陵区草市街53号 | 029-86911485 || 17 | 蓝田出入境接待大厅 | 蓝田县滨河东路1号蓝田政务服务中心 | 029-82726474 || 18 | 周至出入境接待大厅 | 周至县万联锦绣城市民之家3号楼1层 | 029-87154235 || 19 | 西安市公安局高新政务综合服务大厅 | 西安市雁塔区丈八六路7号金盾大厦北门 | 029-86753881 || 20 | 经开分局泾渭园派出所 | 高陵区渭阳路9号 | 029-86959923 || 21 | 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 | 莲湖区龙首南路1号 | 029-86363449 || 22 | 新城分局公园北路派出所 | 新城区公园北路97号 | 029-82524591 || 23 | 鄠邑分局人民路派出所 | 鄠邑区兆丰东路天裕丰苑西南侧 | 029-84823677 || 24 | 航天分局秦宇派出所 | 航天西路777号 | 029-86754515 || 25 | 碑林分局长安路派出所 | 碑林区草场坡3号 | 029-86772690 || 26 | 高新分局高新路派出所 | 高新区高新一路8号 | 029-88320693 || 27 | 西咸新区分局沣柳路派出所 | 沣西新城沣柳路与英秀一路交叉口南160米 | 029-89143396 || 28 | 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 | 雁塔区长安南路183号 | 029-85233561 || 29 | 高陵分局鹿苑派出所 | 高陵区南环东路1395号 | 029-86915121 || 30 | 灞桥分局新筑派出所 | 灞桥区港兴三路与和畅路交叉口东北角 | 029-83412576 || 31 | 未央分局徐家湾派出所 | 未央区渭滨街383号 | 029-86618242 || 32 | 长安区郭杜派出所 | 长安区郭杜街道建业二路 | 029-85843608 || 33 | 未央公安政务服务专区 | 未央区未央路80号红星美凯龙5层 | 029-
西安将新增3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高新、西咸区域占比最大
西安市住建局近日发布了《西安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及《西安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规划》两则新规征求意见稿,对未来几年西安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出了重大规划。以下是关于该规划的具体解读:
一、建设目标
西安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总建筑面积约2470万平方米。各类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合计约15000亩,市场各主体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总投资约1140亿元。这一目标将分阶段完成:
2021-2022年: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间),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2023-2024年: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3万套(间),房源供给和开工项目相比前一阶段翻一番,初步形成全市房源合理布局。2025年:预计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全面实现“租得到、租得起、租得近、租得好、租得稳”,有效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
二、区域布局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布局主要依据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进行,旨在满足产业发展对住房的需求,促进职住平衡。根据规划,保障性租赁住房将主要布局于产业发展新区,特别是高新区、西咸新区等区域。
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建设约12万套(间),主要满足高新区等区域的科技型人才住房需求。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规划建设约8万套(间),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约4万套(间),适应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发展需求。商贸文旅产业带及核心区域:规划建设约6万套(间),满足商贸文旅产业的发展和核心区域的住房需求。
从区域占比来看,高新、西咸等区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比最大,这体现了西安市对重点发展区域的住房保障支持。以下是区域分配占比图:
注:该比例为住房套(间)数的区域占比
此外,城六区的存量土地和闲置房屋也将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以形成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有效供给。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西安市将全方位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机制,具体包括:
建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公租房与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统筹使用,实行差别化租金。增供给:通过多种渠道筹建房源,包括集体土地建设、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用地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等。优布局: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户型和房源区域布局,促进区域职住平衡。多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提品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周边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提升居住品质。严监管: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管。
四、保障对象与租金标准
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在本市工作且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租金标准按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的90%执行,确保租户可负担。
综上所述,西安市新增3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规划,旨在满足产业发展对住房的需求,促进职住平衡,提升居住品质,为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住房保障。高新、西咸等区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最大,将有力支撑这些区域的快速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新增双学位招生项目包括“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具体信息如下:
“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该项目由法学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开设,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法学与文学双学位。项目于2025年获批并启动招生,首批学生将于2025年9月入学。其核心培养目标为整合两院优质资源,聚焦国家涉外法治人才需求,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在法律实务、国际规则、跨文化沟通等领域的综合能力,旨在培养兼具法律素养与外语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
该项目为西安交通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采用“4+0”模式,学生全程在国内完成学业,毕业时可同时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及米兰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证。项目专业代码为080601H,2025年全国计划招生80人(其中陕西省约16人),学费预计每年9万元。项目依托两校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中意双方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电气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合作双方在科研合作、师资交流等方面已有扎实基础,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两个项目均于2025年首次招生,体现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持续探索。前者通过法学与外语的深度融合,回应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需求;后者通过中外高校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结合项目特色与招生要求,合理选择报考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