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13口滞留三亚”当事人徐璐(化名)回应传言称“花费18万”的说法吓人,实际费用存在误解,酒店已调整价格并给予半价优惠。事件背景:8月1日三亚报告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引发的疫情,截至7日24时累计确诊801例、无症状感染者409例。6日三...
“一家13口滞留三亚”当事人徐璐(化名)回应传言称“花费18万”的说法吓人,实际费用存在误解,酒店已调整价格并给予半价优惠。
事件背景:8月1日三亚报告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引发的疫情,截至7日24时累计确诊801例、无症状感染者409例。6日三亚实行全域静态管理,约8万名游客滞留,其中3.2万人滞留酒店。政府要求酒店按原房价五折续住,或按携程最低价半价入住其他酒店。
图:三亚滞留游客在酒店办理入住(来源:中国新闻社)
当事人回应:徐璐一家13人7月底从成都到三亚度假,原计划7日返程,因疫情改签至6日后航班取消滞留。她澄清:
房费:酒店按政府要求给予半价优惠。
餐饮费:“每顿饭700元一人”是误解,酒店有不同餐厅,住客可自主选择,并非强制消费。涉事家庭仅在一家餐厅用过一次自助餐(费用700元/人)。
后续调整:舆论发酵后,酒店与住客沟通,进一步调整了房价和餐饮价格。徐璐表示理解疫情突发带来的困难,愿配合防疫政策。
酒店方说明:三亚文华东方酒店市场传媒总监姜豆称:
700元用餐费:仅涉及酒店内一家自助餐厅,涉事客人仅消费一次。
服务调整:半价续住政策出台后立即执行;为原入住客人升级房型;机场滞留旅客与原酒店客人分区管理,核酸检测、用餐、活动区域均分开。
政府措施:三亚市成立由副市长负责的工作专班,负责滞留游客食宿、核酸检测、物资采买及特殊服务,畅通沟通渠道。要求酒店:
续住游客按原住酒店5日房价半价结算;
新入住游客按携程最低价半价结算;
严禁哄抬房价或拒绝续住。
官方表态: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叶凯中表示,将深入听取游客诉求,统筹资源做好保障,呼吁游客理解配合,共同目标为“早日平安回家”。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很快,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从2月上旬开始,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当时作为护士长的叶欣身先士卒,主动要求加班。
在经过连续多日的超负荷、紧张的工作后,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体力的严重透支的她,使病魔乘虚而入,之后她被确诊染上了非典型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虽然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但是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还是永远离开了人间,那年,她才47岁。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为了抗击非典,叶欣做出了牺牲,但是叶欣的牺牲也同样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如果我们不吸取这些教训,那么倘若以后再有类似的疾病发生,依然还是会有人牺牲,依然还会发生让人痛惜的事情。
教训之一:医院必须配备备用医护人员
其实不管是面对非典,还是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每个医院最急需的就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如果一个医院连最基本的医护人员都配备不足,都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那么病人送来之后,怎么能够确保得到及时而又有效的治疗呢?
护士虽然仅仅只是个服务行业,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却越来越缺少像护士这种服务人员。她们奋斗在一线,她们每天做着最普通而又最危险的事情,她们应该是被国家所重视的。
就像李兰娟院士所说而言,疫情结束之后,我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留给保家卫国的军警战士,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不要让年轻人一味地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
教训之二:医疗物资匮乏成为疾病传染的关键点
在2003年的这场非典中,有很多的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被传上。而在广东省,曾经出现过1位病人,一连感染了三家医院56位医护人员的悲剧。为什么非典的传播,是先从医护人员身上出现的?
当时医疗物资匮乏,再加上医护人员防护和隔离措施做得不到位,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当回事,没有口罩就不戴口罩,而这这恰恰加重了病毒的传播。根据记载,护士长叶欣在最忙的一段时间,甚至忙得连口罩都顾不上戴,这样的护理方式肯定是不安全的。

所以说在医院里,想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医院就必须得配备足够的医疗物质和构建足够完善的隔离保障措施。
教训之三:医护人员必须实行轮班制度
像叶欣护士长,难道她不知道如何去护理自己吗?其实她们知道,但是正因为人手的不足,一旦进入前线,就迫使她们需要不停的工作,不停地去面对这些病人,不停地去思考,所以过度的劳累也很容易使她们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下降。
而适当的轮班换班制度,能够确保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休息。所以不建议前线的医护人员连续工作多日,即使你这个医生再有本事,如果你的身体垮掉了,那么你还怎么去救治别人?轮班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的战斗力。
教训之四:唯有隔离,才能彻底地阻断疾病的传播
也许大家还都记得2003年非典的时候,不管是村庄,学校,还是社区,每天都要打药,每天都要消毒。其实那时候非典的传染性也很强,但最终发展到最后,中国内地才才不过5000多人感染,为什么那个时候能控制得那么好?就是因为做到了及时的隔离和消毒。
我记得2003年我还在上初中,那个时候学校里查得很严,陌生人一律不准入内,家长给学生送饭都在站在门口,学校教室和宿舍里也是每天消毒。
从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例,到2003年7月13日美国出现最后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后,非典就彻底的消失了。那么到底是人类战胜了非典,还是非典自生自灭了?
其实非典的消失并不能单纯地认定为是人类战胜了它,因为当时的人类一直都没有找到非典的源头,也没有研发出特效药和疫苗,只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抗击非典时所采用的隔离和防疫手段。正是隔离这一手段切断了传播途径,才让人类最终取得了胜利。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人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当年正是有了一大批医护人员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生命的可悲在于不可以重来,但是我们作为历史中的人类,可以吸取的就是教训。愿更多的人能够吸取“非典”留给我们的教训,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来打败今天的这场疾病。
幽门螺杆菌在中国大约有7亿人感染,一人得病易感染全家。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关系非常密切的胃部细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感染了这种细菌,而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感染率高达60%-70%。这意味着在中国,大约有7亿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具有强传染性:
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一般情况下,它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例如,如厕后不洗手再吃东西或摸嘴巴,以及相互加菜、接吻、用嘴喂宝宝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家庭感染风险: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强传染性,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感染了这种细菌,那么其他人因为共同饮食、共同生活等而受到感染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人得病感染全家”的情况。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普遍症状:感染者中,近乎100%会伴随着慢性胃炎;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63.4%的胃癌也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儿童感染:研究表明,我国10岁以下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会达到40%~60%。儿童感染后,可能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从而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患有胃部慢性疾病。
如何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侵入式检查:胃镜活检,即在做胃镜的同时,取胃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通过水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非侵入式检查:
碳13、碳14呼气试验:患者服用药物后,通过呼气来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检测方法。
抗体测定法: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体。但这种方法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根除了幽门螺杆菌,抗体依然可能呈阳性。
抗原测定法: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原。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治疗建议:
并非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根除: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普遍,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然而,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消化性溃疡患者、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者、胃癌患者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等,最好及时进行根除治疗。儿童感染的处理:根据国际指南,对于儿童消化不良的病因检查中,不建议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因为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弊大于利,且一部分儿童感染后可以不治而愈。此外,过早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对未来的健康不利。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在中国广泛存在的胃部细菌,具有强传染性,易导致家庭内感染。了解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危害以及检查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和儿童感染的处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