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1名学生确诊,9名同班同学初筛阳性,孩子在学校能安全吗?,北京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又增加9人
1
2025-11-17
“西安鬼,死于漫不经心”这句话是引用《我的团长我的团》台词,结合西安封城期间防疫执行存在的效率低下、管理疏漏等问题,表达对防疫工作“漫不经心”导致风险的警示。
核心问题:防疫执行中的“漫不经心”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指出西安封城期间防疫工作存在三大问题:
反应慢:疫情爆发近十天才决定封城,市民已自行采购物资,暴露预警机制滞后。
应变差:政策突然收紧导致物资配送混乱,如“门外十米”的物资无法进门、宣称物资充足却因运输渠道未提前安排而无法送达。
执行低效:紧急医疗需求响应迟缓,例如哮喘患儿送医协调耗时半小时,防疫人员态度敷衍,未体现紧迫性。
“漫不经心”的具体表现
日常消杀漏洞:
物资、果蔬进入小区未消杀;
防疫人员换岗、外来车辆进入未消杀;
物业领导跨小区巡视未消杀。
管理松懈:
2022年1月2日开放便利店后,人员流动增加,但防疫人员表现未改善,作者预测15日内疫情可能反复。
态度问题:
防疫人员对紧急情况(如患儿送医)缺乏重视,甚至表现出“帮忙是恩赐”的心态。
引用台词的深层含义作者借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中国鬼死于漫不经心、死于安逸”的台词,强调:
漫不经心:防疫工作中存在疏漏、低效和形式主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安逸风险:疫情稳定后放松警惕,导致防疫战线崩溃。
作者的警示与建议

对非西安市民:建议囤积物资,预防突发风险。
对西安市民:未来5-15天内避免下楼,减少感染风险。
对防疫工作:强调需改进执行效率、加强消杀管理、杜绝形式主义。
(图为文中提到的哮喘患儿送医场景,反映防疫执行中的效率问题)
(图为防疫人员与物资管理场景,体现物资配送混乱)
作者通过个人观察和案例分析,揭示了西安封城期间防疫工作的不足,并呼吁警惕“漫不经心”和“安逸”带来的风险。
陕西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西安疫情防控提出最新要求
10月18日7时至10月18日24时,陕西新增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该病例为女性,59岁,西安市人,与10月18日发布的外省输入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在西安有共同游玩史。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0月18日被专家会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本土确诊病例详情:
患者信息:王某,女,59岁,西安市居民。感染途径:10月16日陪同外省输入确诊病例3、4、5、6和无症状感染者在西安游玩。确诊过程: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10月18日专家会诊确诊。治疗情况: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西安疫情防控最新要求:
一、明确核酸证明时限和查验对象
48小时核酸证明:所有省外新进入西安市人员及从西安市、陕西省出省后返回西安市的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对象:省外新进入人员、出省后返回人员。留宿场所查验: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留宿场所要严格查验省外来返人员“西安一码通”、通信大数据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从严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重点场所防控: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影院剧院、文博场馆、宾馆酒店等需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实施“扫码测温、核验通行”措施,严格控制人流,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实名制预约:A级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影剧院、文化娱乐场所、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需实行实名制预约,调控进入消费者的数量,不得超过核定数量的75%。大型活动管控:原则上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包括研讨会、培训会、演唱会、音乐会、庙会、展览、展销等),确需举办的,应做好防控工作预案,并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
三、进一步落实防控督导检查
实地检查执法:各区县、开发区文旅主管部门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需立即组织开展实地检查执法行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责任追究:对不落实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西安景点开放情况:
暂停开放景区:西安大雁塔景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西安植物园等已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须持48小时核酸报告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博物馆、西安图书馆、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西安城墙、南五台景区、华清宫景区、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昆明池七夕公园、西安博物院、汉城湖景区、茯茶镇景区等要求即日起来陕返陕游客检票时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
以上信息来源于陕西卫健委、央视新闻、西安文旅等部门,请广大市民及游客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动态,遵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