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日增91例新冠确诊,奥密克戎来袭,新冠口服药处境尴尬11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3例,其中本土病例91例,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自11月27日内蒙古本轮首次出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起,截至1...
内蒙古日增91例新冠确诊,奥密克戎来袭,新冠口服药处境尴尬
11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3例,其中本土病例91例,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自11月27日内蒙古本轮首次出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起,截至11月30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3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12月1日下午,内蒙古满洲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满洲里第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出阳性57例,其中已确诊17例。据内蒙古满洲里市新冠疫情防控发布会消息,本次满洲里疫情系境外输入引起,前3名感染者均有接触进口货物的可能,参考国家病毒基因测序情况,初步分析为境外输入携带病毒,通过“人传人、货传人”的情况引发。
图源: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国际疫情形势也不容乐观。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奥密克戎毒株,大多数病例与旅行有关。自11月24日南非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有着32个突变的奥密克戎毒株以来,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波对新毒株的恐慌。但根据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发言人表示,在11月19日和23日的病毒样本中就已检出了奥密克戎毒株,意味着新毒株在欧洲的传播可能更早。
11月29日,南开大学黄森忠团队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奥密克戎的传染力比德尔塔的传染力增加了37.5%左右,但对于变异株的传染力、致病力、免疫逃逸力等方面还需更系统的研究。目前,多国为防止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做出响应,欧洲多个国家采取强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宵禁或封锁等措施;日本从当地时间11月30日零时起,原则上禁止所有国家及地区的外国人新入境日本,但日本依然出现了2例奥密克戎确诊病例。
被奥密克戎毒株频频刷屏,但该毒株的毒性究竟有多强?真的足以引起如此的恐慌吗?据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阿蒙介绍说,截至目前,全欧洲范围内有10个成员国共报告了44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另有6例疑似病例,这些感染者大多有非洲国家旅行史。到目前为止,所有感染者都只表现了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没有重症和死亡病例。南非医生也表示,奥密克戎与之前的新冠病毒相比,所引发症状较轻,只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异常疲惫等轻微症状,尚未有病例出现住院或死亡。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力提高了,但毒力引起的症状较轻。
图源:南方日报
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疫苗和抗新冠药物有效性的担忧。美国疫苗制造商Moderna Inc. 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在30日接受采访时告诉《金融时报》,关于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性结果将在2周后公布,不过不少科学家持悲观态度。
虽然对疫苗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奥密克戎的出现让Molnupiravir药品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11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专家委员会上,在经过广泛讨论了各种限制方法后,Molnupiravir在最后的投票中以13票赞成、10票反对的结果获批,支持批准默克公司新冠口服药的紧急授权。如此之多的反对票,也是基于对Molnupiravir有效性的以及实际必要性的疑虑。
Molnupiravir口服药的作用机理是促使新冠病毒发生突变产生错误,从而抑制其复制和传播的能力。而奥密克戎变异株本身,就是迄今为止变异程度最高的毒株,该病毒总共发生至少50个变异,其中32个发生在刺突蛋白上,是德尔塔的两倍。因此,一些专家对于“Molnupiravir可能会导致病毒出现更多的变异株”这一担心并非不无道理。
其次,最新的公布结果显示,Molnupiravir药物的有效性从一开始的“降低50%住院或死亡风险”下降到最新披露的“30%”。虽然从抗病毒角度而言还是不错的,但现有的疫苗、单克隆抗体均可以大幅降低重症风险。同时,基于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该药物只能在严格限制人群的情况下使用。因此,Molnupiravir口服药是否真的有必要,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图源:南方日报
面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威胁,中国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中疾控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介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国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灭活疫苗、蛋白疫苗、载体疫苗都已经做了前期的技术研究,包括一些序列的设计已经开始了。现阶段,中国要做的就是坚守“清零”政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综上所述,内蒙古日增91例新冠确诊,显示了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而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更是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科学、严谨地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对新冠口服药等治疗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国内疫情尚未全面平息,12月16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到69例。这些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各地疫情状况如何?哪些地区的疫情形势最为严峻?让我们一同关注最新的国内疫情动态。
据12月15日0时至24时的报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总数为7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有8例;本土病例则达到了69例,具体分布如下:浙江省报告56例,其中绍兴市占48例、宁波市5例、杭州市3例;广东省有6例,全部出现在东莞市;陕西省报告4例,均在西安市;内蒙古报告2例,均位于呼伦贝尔市;安徽省报告1例,在宿州市。此外,有2例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2例均出现在广东省。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在此提醒广大民众,务必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同时,对于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建议尽快完成接种,共同构建群体免疫屏障,为抗击新冠病毒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疫情以浙江省最为严重,尤其是绍兴市。各地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加强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