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神鹰救援队已正式挂牌成立。以下是相关详细信息:
成立背景与出席嘉宾近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神鹰救援队举行挂牌仪式。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学彬、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分局副局长夏满红、航空港实验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新国等领导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队伍历史与宗旨神鹰救援队成立于2008年6月11日,起源于河南省洛阳市,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救援网络,目前河南省内洛阳市各区县、郑州、周口、新郑等地,以及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共26支队伍加入,成为一支救援能力突出的全国性公益组织。
专业能力与装备队伍配备道路救援车、橡皮艇、水下声呐探测器、无人机、攀岩绳索、无线电通讯等先进设备,具备道路、水上、山地、医疗救护、地震破拆及多种自然灾害的救援能力。救援范围覆盖辖区2小时、省内4小时、周边省份8小时快速响应。
救援成果与贡献
参与玉树、舟曲、雅安等地震灾害救援,以及山东、广西、安徽、江西洪灾救援和疫情防控等重大行动739次。
成功救出1280名幸存者,累计搜救遇难人员数千人。
开展防溺水培训500余场次,受益师生超75万人。
在2021年河南7·20洪灾中,出动700余人次连续奋战12天,运送生活物资、抢救财产并安全转移群众1.4万余人,获当地政府和群众一致好评。
航空港区队伍筹备与未来规划航空港区神鹰救援队于2021年6月启动筹备,队长高蕊表示,队伍将继承总队精神,积极投入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仪式上,魏学彬与神鹰救援队党总支书记、总队长张超伟共同为“郑州航空港区神鹰救援队”揭牌,标志着队伍正式投入运营。
公益救援热线为方便公众求助,神鹰救援队开通24小时公益救援热线:16603802110。
郑州航空港区暂时还没有发布20号能解封的公告。根据郑州航空港区11月2日发布的疫情防控通告为静态管理。根据郑州2022年11月29日不发达疫情防控公告措施在静态管理期间,除承担疫情防控任务和维护城市基本运行的人员外,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全部居家办公,在所在社区(村)转为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和社区服务工作。除区里确定的重点企业、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类企业之外,所有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除承担保供保障任务的超市、药店外,其他商户一律暂停营业。其他人员除接受核酸检测和紧急就医等外一律足不出户。
河南本土感染者主要通过牌友、丧宴、家庭三个传播链条发生。
河南疫情已涉及洛阳、许昌、郑州、周口、固始、商丘6地,5天内累计新增本土感染者53例,其中包括确诊病例1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例。这些本土感染者的发生,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传播链条:
牌友传播链条:
郑州的一例感染者,在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2日期间,每日都会前往同一地点打牌。这一行为很可能导致了病毒的传播,因为打牌过程中人员聚集,且可能存在未佩戴口罩、近距离接触等情况。
通过牌友之间的传播,病毒可能进一步扩散到了其他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员中。
丧宴传播链条:
郑州的另一例感染者,在2021年12月31日参加了一次宴会。这种大型聚集活动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丧宴上人员众多,且可能存在通风不良、卫生条件不佳等问题,从而加剧了病毒的传播风险。
家庭传播链条:
除了牌友和丧宴传播链条外,家庭内部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感染者可能将病毒带回了家中,进而传染给了家人。
家庭内部的传播往往更加隐蔽和难以控制,因为家庭成员之间通常存在密切的接触和互动。
此外,根据流调信息显示,郑州的一些感染者还涉及到了酒店、幼儿园等场所。这些场所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节点。例如,其中一名感染者系航空港区某酒店保洁人员,曾连续多日在酒店工作未外出,这可能导致了病毒在酒店内部的传播。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河南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等。这些措施旨在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从而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综上所述,河南本土感染者的发生主要通过牌友、丧宴、家庭三个传播链条。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需要继续加强流调溯源工作,及时排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