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的这一例确诊者初步判定身边大概有九名密接人员。
根据最早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了通知,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在发布会上的通报说。此例新增确诊病例情况是家住在海淀国兴家园,在长沙南站乘坐高铁G486来到北京。7月25号晚上9:26到达北京西站之后。从火车站出发,乘坐了私家车,到达海淀区国兴家园。根据筛选,初步判断密接者有九人。并且在附近的海淀车公庄,甘家口部分区域进行了封锁,控制疫情处理。
7月29日,由于它的形成原因,他向社区主动报备,并并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隔离观察此次核算结果检查为阴性。但在其后的一天,他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并且在31日开始发烧。8月1号去做核酸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于是转到定点医院。通过对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在二号那天诊断为确诊病例。
在目前已确认密切接触者为9人时,已经采取了密切追踪,封闭管控等防控措施。这九名接触者,已经落实管控措施。其他密接人员正在核实中。通过媒体得到了其乘坐的高铁出现确诊病例后,都应该第一时间提供情况,并且主动报备隔离观察。二号凌晨,五名密接人员已经转到集中隔离观察点隔离,采集咽拭子样本,并且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还有其他四位密接人员横转相关区县,省市管控。由于确诊病例的发生,国兴家园六号楼的所有人员将全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并且应当落实相关的管控措施进行全部的隔离排查。
目前,海淀区以迅速安排核酸检测队伍,在所有封控区域内的每一层,每一户开展核酸检测,等待检测结果上报。
8月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7月31日0时至24时,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该感染者通过社会面核酸筛查发现,现住海淀区曙光街道鲁园上河村三区。7月20日入境,在京外完成集中隔离后,7月30日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G10次列车抵京,抵京后进行核酸检测,7月31日报告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为境外回国人员,在京外完成集中隔离后抵京,抵京后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并由家人自驾车点对点接回家,回家后与其同住人员均居家未外出,为及早发现疫情、减少社会面传播风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为这位有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防护意识的市民点赞。在此倡导京外结束集中隔离人员抵京后第一时间主动进行核酸检测,科学佩戴口罩,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尽可能减少与他人接触。
已判定密接259人
感染者所住小区全员核酸阴性
海淀区副区长林航介绍,病例居住地为海淀区曙光街道鲁园上河村小区三区1号楼,7月20日境外入境后在京外集中隔离10天,7月30日集中隔离期满后乘坐G10高铁返京。当日14时30分到达北京南站,由家人驾驶私家车接站。15时35分,到达曙光街道第二警务站北侧停车场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15时48分,到达家中后未外出。
病例7月20日至29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1日10时07分核酸复核结果为阳性。目前已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海淀区第一时间开展落位管控、核酸采样、转运隔离、流调核查等工作,已判定相关密接人员259人,涉及该区人员均已落位管控,外区人员均已横传。
曙光街道鲁园上河村小区三区1号楼划定为高风险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防控措施,除1号楼以外其他区域实行全员核酸检测和居家健康监测。开展相关风险人员核酸检测和风险点位环境采样。截至目前,曙光街道鲁园上河村小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家庭内环境及居所外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有交集人员速报备
当前境外和京外输入是本市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风险,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机场、口岸、车站等场所要严格直接入境人员闭环管理,进返京人员严格执行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健康宝绿码,抵京后按规定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暑假期间人员流动大,疫情传播风险高,要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感染者地区旅行或出差,外出游玩时要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提倡错峰出行,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物资,做好旅途、就餐等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广大市民朋友要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进入社区(村)及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酒店餐饮、文娱健身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防疫措施。请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接到外省(市、县、区)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为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要立即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等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