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厦门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厦门市最新疫情防控通告,自2022年8月12日起,因当地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轻型、1例普通型),并在思明区、湖里区划定中风险区(具体包括思明区嘉莲街道嘉禾路13号、15号、17号,湖里区金山街道金湖社区龙湫二里1-5号),低风险区为两区除中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为防控疫情传播,厦门市明确要求离厦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该措施已同步实施。
政策背景与调整机制:此次要求基于8月11日12时至12日12时的新增病例情况,结合中风险区划定而制定。证明时效为48小时,需以采样时间计算,确保结果反映近期健康状态。同时,通告强调政策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市民需通过官方渠道(如厦门市卫健委官网、本地媒体)及时关注更新。
执行细节与注意事项:
检测机构:需选择厦门市具备资质的核酸检测点,避免使用非官方机构结果。证明形式:电子版或纸质版阴性报告均可,但需包含姓名、身份证号、检测时间等关键信息。特殊场景:若目的地要求更短时效(如24小时),需以目的地政策为准;中高风险区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离厦。
建议与提醒:计划离厦人员应提前规划检测时间,避免因结果未出延误行程。同时,出行前需确认目的地防疫政策,部分地区可能要求“落地检”或居家健康监测。
目前无法确切预估福建疫情结束的具体时间,但根据现有信息,疫情仍处于上升期,拐点尚未到来,结束时间取决于防控措施的执行效果、病毒传播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疫情总体情况:截止2021年9月21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10例,其中莆田197例、厦门194例。21日新增的13例确诊病例中,厦门占了11例,莆田2例。从厦门确诊病例增长情况来看,此时疫情还处于上升期。
厦门疫情形势严峻:厦门疫情的核心同安区已经全面升级管控措施,全区除了海翔大道外,禁止机动车上道(保障民生和疫情相关车辆有证可通行)。全厦门六个区已经完成了3轮核酸检测,首轮检测出29份混采样本呈阳性,第2轮检测出17份混采样本呈阳性,第3轮采样结果还在进行中。厦门本土疫情增长势头太猛了,大有超过莆田之势,目前莆田本土确诊人数和厦门仅有12例差距,按照厦门近三天有两天单日新增35+的情况,厦门确诊人数可能很快成为全福建第一,且确诊主要集中在同安区。
同安区面临多重困难:同安区此时物资缺乏,医疗资源缺乏,志愿者缺乏,采样工作人员缺乏。从网络看到的同安区核酸采样现场图片,大量人群聚集,乌压压一片,这是非常容易造成感染的。
疫情防控工作持续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此波福建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疫情拐点还没到。现在厦门保持2天一次全员核酸,相信在官方全力支援同安区疫情防控工作下,厦门疫情一定会早日好转。
漳州和泉州疫情情况:至于漳州和泉州疫情,均是莆田或者厦门转入,做好相关人员防控就好。

《疫情杂记(三)》记录了作者在中秋节期间对亲情、疫情、社会互助及人类坚韧精神的感悟。具体内容如下:
中秋夜的思念与遗憾:中秋节当晚,作者望见窗外又亮又圆的月亮,联想到凌晨梦到父亲走失的场景,因未教父亲熟练使用手机而深感懊悔。通过“月亮缺了总能圆”与“人间月如何圆”的对比,表达了对亲情团聚的渴望与现实遗憾。
疫情动态与防控措施:
厦门新增确诊病例,部分小区划为封控区域,但中山医院急门诊已恢复。
同安区因疫情坚守一周,救援队伍进入社区的视频引发居民“泪奔”感慨,作者以“同安,快点‘同安’”表达对疫情受控的期盼。
青岛及福州、三明、南平、龙岩、宁德五市派出力量增援厦门,体现跨区域互助。
作者所在小区开始凭出入证出入,反映防控措施升级。

生活细节中的疫情应对:
受网络视频启发,作者用牙签按电梯按钮,发现按钮塑料膜上的小孔印证了这一做法的普遍性。
夏商超市出现抢购现象,但作者未囤货,认为阳台种植的南瓜可应急,凸显自给自足的乐观心态。
幽默与坚韧中的社会温情:
厦门人以“十人一管测核酸”调侃往年“十人一桌博状元”的中秋习俗,展现幽默与适应力。
作者引用“历史长河上,人类的苦难从未停止”的感悟,强调人类在面对纷乱、战争、地震、瘟疫时的坚韧与乐观。
结尾“地球是个村,没有孤岛”点明疫情下全球互联、共克时艰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