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CPU天梯图更新
一、性能天梯图
PassMark版(跑分)
PassMark版CPU性能天梯图涵盖了PC端、移动端、服务器端全平台,以下为主要展示的CPU系列:
苹果CPU系列:M2 Ultra、M1 Ultra、M1 MAX、M1 PRO、M2 PRO、M3、M2。
AMD消费级系列:
锐龙7000系列:R9 7950X3D、7950X、R9 7900X3D、7900X、R7 7800X3D、R7 7700X、7700、R5 7600X、7600、7500F(无核显)。
锐龙8000系列:R7 8700G、R5 8600G、8500G,核显性能强劲。
锐龙5000系列(无核显):R9 5945、5900、R7 5700X3D、5700X、R5 5600X3D、5600X、5600、R5 5500。
锐龙5000系列(有核显):R7 5700G、R5 5600G、5600GT、R5 5500、5500GT、R3 5300G。
锐龙4000系列:R5 4600G、R5 4500、R3 4100。
Intel消费级系列:
第14代酷睿:I9 14900KS、14900K等。
第13代酷睿:I9 13900KS、13900K等。
第12代酷睿:I9 12900K、12900KF等,以及G7400和G6900。
超能网版(百分比)
超能网版CPU性能天梯图仅包含10年内(2014-2024)PC端型号,左边为CPU的整体性能,右边为CPU的单核性能。
秋刀鱼半藏(水平对比)
秋刀鱼半藏CPU性能天梯图以CPU整体性能制作,仅包含PC端型号,涵盖了1971年-2024年间的大部分主流CPU。左边为INTEL平台,右边为AMD平台。
二、详细参数与功耗
由于具体参数和功耗信息过多,这里仅列出部分代表性CPU的简要参数,详细参数请参考AMD和INTEL官网。
AMD锐龙系列:以R7 5800X3D为例,其拥有8核16线程,基础频率3.4GHz,最大加速频率可达4.7GHz,TDP为105W。Intel第12代酷睿系列:以I9 12900K为例,其拥有16核24线程(8个性能核+8个能效核),基础频率3.2GHz,最大睿频可达5.2GHz,TDP为125W。
三、编年史
自1971年首款微处理器诞生以来,CPU经历了从4位、8位、16位到32位、64位的发展历程,性能不断提升。AMD和Intel作为两大巨头,在CPU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推动了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CPU的性能需求进一步提升,多核、高频、低功耗成为发展趋势。
四、价格
CPU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牌、型号、性能、市场需求等。一般来说,新款、高性能的CPU价格较高,而旧款、性能较低的CPU价格则相对较低。具体价格请参考各大电商平台或线下实体店。
五、移动端CPU天梯图
移动端CPU天梯图与PC端类似,但主要关注笔记本等移动设备上的CPU性能。由于移动端设备对功耗和散热有更高要求,因此移动端CPU的性能表现与PC端存在差异。具体天梯图可参考相关网站或论坛。
总结:
本文提供了2024年4月更新的CPU天梯图,涵盖了PC端和移动端的CPU性能、功耗、详细参数、编年史和价格信息。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当前市场上的CPU产品,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
台式电脑CPU天梯图2022年11月版
以下是2022年11月版的台式电脑CPU天梯图,包含了13代酷睿和锐龙7000系列CPU的性能排名。请注意,CPU型号位置越高代表CPU性能越高,性能则越强。此天梯图基于综合性能(单核+多核性能)来排位,不同软件测试可能存在结果不同,仅供参考。
一、CPU天梯图详解
Intel CPU:天梯图中包含了intel从4代到最新推出的13代CPU。对于装机建议,目前intel平台可以考虑12代CPU,其性能稳定且价格适中;同时,也可以尝鲜13代CPU,享受更高的性能提升。
AMD CPU:AMD CPU主要展示了一代、二代、三代、四代5000系列及最新推出的五代7000系列。对于AMD平台,建议首选5000系列CPU,其性能强劲且价格相对合理。而7000系列由于新推出,价格偏贵,现阶段装机成本高,因此暂不建议选择,可以等待后期行情变化。
二、装机热选CPU+主板芯片组搭配方案
以下是当前装机热选的CPU与主板芯片组搭配方案,金色代表新品CPU+主板搭配,红色代表热选CPU+主板搭配。
Intel装机方案:
10代、11代CPU: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可以选择赛扬G5905或奔腾G6405搭配H510主板;对于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可以选择酷睿i3 10105/F或酷睿i5 10400/F搭配H510主板。
12代CPU:作为目前装机新平台的首选,12代CPU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从赛扬G6900到酷睿i9-12900KS,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CPU与主板搭配。其中,酷睿i5-12400/F搭配B660主板、酷睿i5-12600K/F搭配Z690或B660主板等方案都是不错的选择。
13代CPU:新推出的13代CPU在性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i5-13600K/F可以搭配Z790或B760主板(建议不超频选购B660或B760以提升装机性价比);i7-13700K/F和i9-13900K/F则建议搭配Z790主板以充分发挥其性能。
AMD装机方案:
5000系列CPU:AMD 5000系列CPU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中,锐龙R5 5600G和R7 5700G因其强大的核显性能而特别适合需要轻量级网游的用户;而锐龙R5 5800X3D则以其高达96MB的三级缓存成为AMD偏游戏CPU的代表。对于主板选择,B550主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支持大多数5000系列CPU的发挥。
7000系列CPU:虽然AMD 7000系列CPU全系支持核显且性能强劲,但由于其新推出且价格偏贵(尤其是主板),因此现阶段不建议选择。用户可以等待后期行情变化后再做决定。
综上所述,用户在选择CPU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做出决定。同时,也需要注意主板的选择以确保CPU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在选择CPU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史上最全桌面级CPU天梯图-2025年4月更新(包含13/14代Intel/9000系列锐龙)
以下是2025年4月更新的桌面级CPU天梯图概览,以及针对13/14代Intel和9000系列锐龙的详细分析。请注意,天梯图的具体排名和性能表现可能因测试平台、软件版本等因素而略有差异,但以下信息基于当前广泛认可的性能评估。
一、天梯图概览
由于直接展示图片在文本中受限,但以下是根据描述构建的CPU天梯图概述(图片部分将用文字描述替代,实际图片请参考提供的链接):

Intel平台:
顶端:14代酷睿i9系列
中高端:14代酷睿i7、i5系列;13代酷睿i9、i7系列
中端:13代酷睿i5系列;12代酷睿i7、i9系列(仍具竞争力)
入门:12代、13代酷睿i3系列及更低端型号
AMD平台:
顶端:锐龙9 9000系列(如9900X3D等)
中高端:锐龙7 9000系列
中端:锐龙5 9000系列
入门:锐龙3 9000系列及更低端型号
(注:实际天梯图中,CPU的排列将更为紧密,且会包含更多具体型号。以下链接中的图片将提供更详细的视图。)
(注:此图片链接为示例,实际图片可能有所不同,请访问提供的原帖地址查看最新天梯图。)
二、详细分析
Intel平台
14代酷睿:虽然13代酷睿发布后遭遇了一些性能上的争议,但14代酷睿在工艺和架构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旨在提升能效比和性能。其中,14代i9系列作为旗舰产品,提供了极致的性能体验,适合追求极致游戏和生产力的用户。
13代酷睿:尽管被部分用户认为性能提升不如预期,但13代酷睿仍然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处理器系列。特别是对于那些不需要最新技术但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13代酷睿中的i7和i5系列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12代酷睿:作为一次重大的架构更新,12代酷睿在发布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即使到现在,12代酷睿中的高端型号(如i7和i9)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价格更为亲民的情况下。
AMD平台
锐龙9 9000系列:AMD的锐龙9系列一直是高端市场的有力竞争者。9000系列中的旗舰产品(如9900X3D)凭借出色的游戏性能和生产力表现,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
锐龙7 9000系列:作为中高端市场的中坚力量,锐龙7 9000系列提供了强大的多核性能和合理的价格,适合那些需要处理多任务和高负载应用的用户。
锐龙5 9000系列:对于大多数主流用户来说,锐龙5 9000系列提供了足够的性能和良好的性价比。无论是游戏还是日常办公,这些处理器都能轻松应对。
锐龙3 9000系列及以下:作为入门级产品,锐龙3 9000系列及以下型号在价格和性能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这些处理器是构建经济实惠型电脑的理想选择。
三、总结
在选择CPU时,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无论是Intel还是AMD平台,都有一系列优秀的处理器可供选择。通过查看最新的天梯图并了解各款处理器的性能特点,用户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注: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可用的数据和用户反馈,并可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布和市场变化而更新。)

参考链接:
[原帖地址](包含最新天梯图和其他相关信息)
请访问原帖地址以查看最新的CPU天梯图和其他相关数码领域的干货分享。
2025年7月最新笔记本端CPU/显卡天梯图及命名含义解读
一、笔记本端CPU天梯图
二、笔记本CPU命名含义解读
1. Intel 酷睿 CPU 命名规则
以i7-13700H为例:
i7:系列(前缀),定位高端级,适合专业设计、中度游戏、多任务处理。13:代际,代表第13代酷睿处理器,发布于2022年,代际越高通常性能越强。700:性能等级,中间三位数字中,第一位“7”表示核心性能等级,数字越大性能越强。H:后缀,表示标压,性能较强,用于游戏本、高性能轻薄本。
其他后缀含义:
U:超低功耗,主打轻薄本续航,性能较弱。P:低功耗,平衡性能与续航,适合全能本。HX:性能级标压,旗舰级移动CPU,核心数多,游戏本/工作站专属。HK:可超频标压,高端游戏本可选,支持超频。
2. AMD 锐龙 CPU 命名规则
以R7-7840HS为例:
R7:系列(前缀),定位高端级,对应Intel i7。7:代际,代表第7代锐龙处理器,发布于2023年,采用Zen4架构。840:性能等级,中间三位数字中,前两位“84”表示性能等级,数字越大性能越强。HS:后缀,表示高能效标压,性能接近Intel H系列,适合全能本、轻薄游戏本。
其他后缀含义:
U:低功耗,轻薄本常用。H:标压,性能释放更强,游戏本常用。HX:高性能标压,核心数多,旗舰游戏本/工作站专属。
三、笔记本端显卡天梯图
四、笔记本显卡命名含义解读
1. 英伟达(NVIDIA)显卡命名规则
以RTX5070TI为例:
RTX:系列,表示增加了光线追踪等功能的显卡系列。50:代际,数字第一位表示代数,如“50”代表第50代(实际命名中可能并非严格按照数字顺序,此处仅为示例)。70:性能等级,数字越大性能越高。TI:后缀,表示加强版,性能相比无后缀型号更优。其他后缀如SUPER也表示加强版。
2. AMD 显卡命名规则
以RX7800M XT为例:
RX:系列,表示面向主流到高端市场的独立显卡系列。7:代际,第一位数字表示代数,如“7”代表第7代显卡。800:性能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性能等级,数字越大性能越强。M:后缀,表示移动端显卡。XT:后缀,表示高性能版,XTX则通常是旗舰版。
总结:
通过了解笔记本端CPU和显卡的命名规则,用户可以更清晰地识别不同产品的性能定位、代际和适用场景,从而在选择笔记本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同时,天梯图也提供了直观的性能对比,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性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