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受够了!用了一个月的Win11,最终换回LTSC版本,太折腾了/win11电脑更新原因和频率建议
2
2025-11-23
摘要:CPU的选择是构建电脑时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市场上主要有Intel和AMD两大CPU平台,面对不同代数和品牌的CPU,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判断其性能优劣。因此,查看最新的CPU天梯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将提供2024年3月...
CPU的选择是构建电脑时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市场上主要有Intel和AMD两大CPU平台,面对不同代数和品牌的CPU,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判断其性能优劣。因此,查看最新的CPU天梯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将提供2024年3月的台式电脑CPU天梯图,旨在为您的选购提供参考。
**一、2024年3月版桌面CPU天梯图**
1. **装机之家桌面CPU天梯图**
装机之家的台式机CPU天梯图涵盖了从第四代到最新的第十四代CPU。对于Intel平台,建议关注第十二代、第十三代及第十四代CPU;而AMD平台则包括锐龙一代至五代7000系列。请参考以下桌面CPU天梯图。

注:天梯图中CPU型号位置越高,性能越强。排序基于多核性能,不同软件的测试结果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2. **APU新增型号**
AMD在本次更新中新增了R5 8500G、R5 8600G和R7 8700G三款APU。这三款APU的首发价格分别为1329元、1699元和2499元,其中R5 8600G和R7 8700G内置了NPU人工智能引擎。
3. **R7 8700G性能分析**
R7 8700G基于Zen4架构,AM5接口,拥有8核16线程,最高加速频率5.1GHz,三级缓存16MB。它仅支持DDR5内存,并内置了780M核显,显卡频率2900MHz。尽管多核性能不及某些更便宜的CPU,但其游戏性能可能与i9 14900K相媲美,这得益于其96MB的超大三级缓存。
4. **R5 8600G和R5 8500G**
R5 8600G和R5 8500G同样基于Zen4架构,AM5接口。R5 8600G为6核12线程,最高频率5.0GHz,三级缓存16MB;R5 8500G也是6核12线程,最高频率5.0GHz,三级缓存16MB。它们均支持DDR5内存,并内置了760M和740M核显,分别用于R5 8600G和R5 8500G,显卡频率均为2800MHz。
5. **APU的核显性能**
尽管APU的核显性能已提升至接近GTX1050Ti、GTX1650水平,但想在1080P下流畅运行网游或更高要求的游戏仍然不够。因此,更高级别的独立显卡仍然是必需的。

6. **APU的性价比考量**
由于是首发阶段,这三款APU的性价比并不高,定价偏高,尤其是R7 8700G。考虑到其内置的780M核显,性能略强于GTX1650 4G,CPU性能也略优于i5 14400F,但首发价格的性价比并不突出。
7. **总结**
AMD锐龙R7 8700G的亮点是内置的780M核显,CPU性能也略优于i5 14400F。然而,从首发价格来看,性价比并不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或是选择其他更合适的配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您可以在选购CPU时获得更全面的参考。理解CPU天梯图的排列逻辑,能够帮助您快速掌握不同CPU间的性能差异,避免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
2023年处理器电脑排行榜(天梯图概述):
一、台式机处理器
顶尖处理器:Intel酷睿13代系列,如i9-13900K,拥有24核32线程,高性能表现。AMD高端处理器:R9-5950X,16核32线程,适合多任务处理和高强度计算。Intel主流选择:i9-12900K,8P/8E/24T配置,平衡性能与功耗。

二、笔记本电脑处理器
高性能笔记本CPU:酷睿i9-13900HX,为移动平台带来极致性能。AMD锐龙系列:锐龙7-6800H,核显性能出色,适合图形处理和轻度游戏。性价比之选:酷睿i7-12700H,提供强劲的多核性能,适合多任务处理。
三、处理器性能特点
Intel酷睿12代及以后:单核、多核性能强劲,适合需要高强度计算的应用场景。AMD锐龙6000系:核显性能卓越,续航能力强,适合日常办公和轻度娱乐。
四、特殊用途处理器
至强系列:如Intel Xeon E7-8870,专为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设计,提供极致的稳定性和性能。
五、性价比排行
高性价比笔记本:惠普战66系列、联想小新系列等,搭载性能稳定的处理器,价格亲民。高性能游戏笔记本:七彩虹将星X15-XS、联想拯救者R9000X等,搭载顶级处理器,适合游戏和高强度应用。
请注意,处理器性能排行榜会随时间和技术进步而变化,上述信息基于2023年的数据和观察。在选择处理器时,还需根据个人需求、预算以及系统兼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