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景区在有序开放过程中,将新冠防疫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项防控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释放积极抗疫信号。一、景区开放背景与防控形势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全国除湖北外,新增确诊人数连续十几天下降,防控形势明显改善,为景区有序开放提供了基础条件。开放计划:部分景区已...
全国景区在有序开放过程中,将新冠防疫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项防控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释放积极抗疫信号。
一、景区开放背景与防控形势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全国除湖北外,新增确诊人数连续十几天下降,防控形势明显改善,为景区有序开放提供了基础条件。开放计划:部分景区已对市民游客开放,更多景区计划在3月初恢复运营,兼顾经济复苏与防疫需求。双重目标:
心理疏导:让民众走出家门,缓解长期居家的焦虑情绪。
信心提升:释放积极信号,鼓舞全国公众及抗疫一线人员的斗志。
二、各地景区防控措施实例
杭州
实施分时段预约限流,避免游客聚集。
景区内设置隔离观察区,配备应急医疗物资。
扬州
推行“无接触”服务,如电子导览、线上购票。
公共区域每小时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如扶手、座椅)增加频次。
金昌
要求游客提供健康码或社区健康证明。
团队游客需分批次入园,间隔不低于10分钟。
苏州
景区内餐饮点暂停堂食,仅提供打包服务。
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违者将被劝离。
西安

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馆暂不开放。
设置单向游览路线,避免交叉接触。
三、景区开放后的“六个加强”核心要求
加强人员监测
落实“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游客入园前需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扫码登记。
特殊情况上报机制:发现发热或健康异常游客,立即隔离并上报属地防控部门。
鼓励网上实名制购票,减少现场接触。
加强客流控制
分时段预约限流:通过线上平台控制每日入园人数,避免超负荷运营。
团队游客分批次入园:间隔时间不低于10分钟,降低聚集风险。
加强游览管理
设置单向游览路线:引导游客单向通行,减少交叉接触。
暂停室内场馆开放:仅开放室外区域,降低密闭空间传播风险。

加强防疫宣传
景区内广播循环提示防疫要求:如佩戴口罩、保持距离等。
工作人员主动提醒游客遵守规定:对未佩戴口罩者进行劝导。
加强通风消毒
公共区域每小时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如扶手、座椅)增加频次。
景区内餐饮点暂停堂食:仅提供打包服务,减少人员聚集。
加强综合管理
属地联防联控要求:根据地方政策动态调整管控措施。
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四、人员监测与购票优化措施
“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
游客入园前需完成三项流程:佩戴口罩、体温检测、扫码登记。
异常情况处理:发现发热或健康异常游客,立即引导至隔离区并上报。

网上实名制购票
鼓励游客通过线上平台购票:减少现场排队时间,降低接触风险。
身份证与购票信息绑定:便于快速入园及后续流调追踪。
属地联防联控优化
根据地方政策动态调整:如部分地区要求提供健康码或社区证明。
与社区、医院联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五、“攻疫”记小程序功能与应用
核心功能
一阻传染媒介:扫码登记替代纸质笔,避免交叉感染。
二缓排队现象:减少门口人员扎堆,提升入园效率。
三减防控压力:降低防控资源消耗,如人员、物资投入。
四控出入次数:合理限制每户家庭出入频次,减少流动风险。
五追疑似病例:留存个人进出台账,便于快速排查密切接触者。
使用方式
微信搜索“本地社区生活+”小程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公众可通过公众号“SYTC社区服务”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