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0名新冠肺炎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症状获改善。这一成果标志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驻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主任蒋东坡救治团队传来好消息。他们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炎功能和组织修复功能,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救治研究。其中,10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采用此疗法治疗后,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全身炎症反应指征和多器官(如肺、心和肾等)功能等均有了比较明显的积极变化和改善,提升了患者救治有效性和预后。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背景
早在2014年,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徐祥教授团队与重症医学科蒋东坡团队即进行临床注册(ChiCTR-TRC-14005094),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该团队的研究成果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或者细菌性脓毒症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脓毒症症患者的系统性炎症反应、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相关成果于2018年发表于《Transl Res》(期刊名称:转化医学研究杂志,国际SCI期刊)。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决策过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军队重症专家组成员、蒋东坡救治团队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救治新冠肺炎病者中,敏锐地意识到新冠2019-nCoV肺炎即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脓毒症。而基于先前的研究成果,他们知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具有明显疗效。因此,团队随即考虑在先前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nCoV肺炎的干细胞治疗策略。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路径和方案
团队经充分论证并结合先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的临床实践,系统、严谨、科学地制定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nCoV肺炎的的临床路径和方案。该方案旨在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炎功能和组织修复功能,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救治。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成效
经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0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全身炎症反应指征和多器官功能等均有了比较明显的积极变化和改善。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患者救治有效性和预后,还为2019-nCoV新冠肺炎治疗指南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模式。
未来研究方向
为进一步发现和论证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nCoV肺炎的机制、机理和疗效,为我国继续用科研成果抗击新冠肺炎做出实际贡献,徐祥、蒋东坡科研团队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再获重庆市干细胞应急攻关研究项目支持。该项目将集中展开2019-nCoV肺炎的临床救治及相关研究,以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以下是相关图片展示:
综上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模式。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望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月23日武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以下是详细情况:
新增病例情况:
根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通报,2月23日0-24时,武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累计病例情况:
截至2月23日24时,武汉市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本土确诊病例共计19例,其中5例为普通型,14例为轻型;疑似病例0例。
武汉市尚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共有6例。
全省疫情概况:
全省范围内,2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均为武汉市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63808例,累计病亡4512例,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344例。
疫情防控措施:
武汉市及湖北省相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病例排查、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社区防控等,以遏制疫情扩散。
公众应保持警惕,加强个人防护,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出行。
以下是相关疫情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用于展示疫情相关情况。
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或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