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在6月22日0时至15时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具体情况如下:新增感染者基本情况6月22日0时至15时,北京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感染者2355至2357),均位于经开区,临床分型为轻型。这3例感染者均通过社会面筛...
北京在6月22日0时至15时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具体情况如下:
新增感染者基本情况

6月22日0时至15时,北京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感染者2355至2357),均位于经开区,临床分型为轻型。这3例感染者均通过社会面筛查发现,即未处于隔离观察状态,而是在日常社区检测或主动就医中被检出。
此前一日疫情数据
根据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通报,6月2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6例本土感染者,分布于昌平区(4例)、顺义区(1例)和大兴区(1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社会面防控重要性
此次新增的3例社会面感染者提示,当前疫情仍存在社区传播风险。社会面筛查发现的病例通常与隐匿性传播链相关,可能涉及未被及时发现的聚集性活动或环境污染。因此,市民需严格遵守防控措施,包括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聚集等。
防控建议

主动配合核酸检测:社会面人员应按社区要求参与筛查,尤其是重点区域居民。加强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处务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关注官方信息:以北京市疾控中心或卫健委发布的消息为准,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
此次疫情动态再次强调,社会面防控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环节,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落实。
10月2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50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10月27日15时至28日14时,北京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截至目前,北京累计报告本土病例27例,其中确诊病例25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本次疫情涉及拆迁上楼的村民较多,提醒合村并居和集中上楼的村,要坚持村口卡口查证、验码测温、登记措施不放松,加强对外来人员、进(返)京人员的排查管理;餐馆、学校、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要坚持做好验码测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
村卫生室、诊所、药店要发挥哨点作用,规范诊疗行为,监测排查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患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村民要提高防控意识,自觉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疫情期间坚决杜绝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